现今时代,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,我们的目光也已经从物质需求上升到了精神需求上,而出生在新时代的孩子们,他们的心理健康、精神需求,更是应该注意的事情。今年2021年世界精神卫生中心日主题为“青春之心灵、青春之少年”,旨在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教育,帮助儿童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知识,提升心理调适能力;推进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-2030年)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,倡导全社会关注、支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,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国素质发展;协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,帮助孩子正确认识、处理碰到的情绪问题;旨在号召各级政府部门、学校、医疗卫生机构、社区、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加强合作,共同创造更有利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。
在最近一次的全国4-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中发现,我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发生率高达13.9%,约741万名儿童受心理困扰,中小学生中有40%左右(约6000万名)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。在我国,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,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.6%-32%;高校约有20%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,3.5%有心理障碍,出现失眠、消瘦等症状;1.5%有精神病,失去自知力,分不清现实与幻觉。
而在孩子们的儿童期及青少年时期,是他们接收大量知识、信息的时间段。更是他们塑造自身品性、性格及行为方式的时间段。在现今社会,随着个人家庭经济的提升,且几乎家家户户都为独生子女,父母、长辈对孩子过分溺爱,都会导致孩子的不良发展;且因科技、互联网的便携,新时代的儿童青少年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,已经从书本转移到手机、电脑,在没有家长的看护下,繁杂混乱的网络生活,更容易使儿童及青少年沉迷其中,最后甚至患上了“网瘾”。
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,个人的品性发展至关重要,但是家长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,在孩子们走上歪路、迷茫的时候,都需要家长在旁加以疏导,引领正确的观念,及时阻止孩子产生不良风气。但是在日常的照顾之中,也应避免以下情况:过分照顾、过分溺爱、过分冷漠、过分严厉、忽冷忽热、反复无常等。这类表现都会使孩子的内心产生不好的想法,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孩子,他们的内心极为敏感,并更加脆弱,常常可以察觉到大人们感受不到情绪,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卑、自闭,怀疑自己等 不好想法,多会对其往后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。
所以家长应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,尤其是围绕孩子的“网络与手机成瘾”、“成长期的情感危机教育”等心理与行为问题。通过主题宣传,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,以更加地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。
上一条:世界精神卫生日:精神健康的那些事你知多少?
下一条: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