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发生在河北邯郸的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事件,让“校园霸凌”一度成为网络热词。人们都希望孩子们能有一个安全、舒适的学习环境、成长空间,但近年来,有关校园霸凌的报道屡见不鲜。校园霸凌的出现有着很多深层次的原因,但是和一般孩子相比,校园霸凌究竟有着怎样的心理问题呢?3月22日,我院二病区主任、副主任医师黄英接受了记者的采访,分析了校园凌霸不健康的心理问题。
黄英主任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和诊疗,校园霸凌一般都发生在青少年时期,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叛逆期。一般的孩子怎么成长为校园霸凌的呢,那一定存在着不健康的心理问题。大致有几种情况:有自卑感的学生容易成为校园霸凌,他们可能在家庭、学习上或者社交方面遭遇过挫折,缺乏自信心。为了掩盖自己的弱点,他们选择通过霸凌他人来获得优越感和快感,从而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。
此外,还有焦虑或压力大的学生,他们可能在学业或者家庭方面遇到了困难,或者身处于学校的竞争环境中;校园霸凌者通常是想通过欺负别人来获得关注和权力;校园霸凌者通常是想通过欺负别人来获得认同感;校园霸凌者通常是想通过欺负别人来获得归属感;校园霸凌者通常是想通过欺负别人来获得报复性快感。
青少年心理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,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,需要通过家长、学校、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。首先,家长要时刻关心孩子的成长,关注儿童的心理问题,现在有些家长在吃饭、穿衣、上学等孩子的学习生活方面物质需求期望值高,但在孩子的心身健康成长方面,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,甚至有的家长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。在门诊中经常能遇到孩子已经出现心理障碍了,家长依然不承认,不能正确面对。
现在的学校一般都有心理辅导老师,还设置了心理咨询室,表面上看是硬件软件都配备了,但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?十几岁的孩子正处于性意识启蒙的重要阶段,他们爱美、自我独立、叛逆,这个时候最需要得到关爱,心理关爱的缺失,可能让孩子走上弯路,所以,老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变化,和家长密切配合,让不健康心理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现在的孩子接触面太广,尤其是青春期的青少年,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,模仿能力又偏强,他们看了不健康的短视频,爱上了暴力游戏,很容易变成“坏孩子”,因此也呼吁社会上关心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,提高全社会心理健康知识的知晓率,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。
黄英主任还提醒家长,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好奇心、学习模仿能力强、自控能力比较差,容易冲动,有叛逆心理,渴望独立等特点,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,要同步陪伴孩子成长,避免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缺陷,让每一个青少年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。
上一条:春季精神心理疾病高发,怎么样应对呢?
下一条: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日常护理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