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,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为17.5%,有超过2亿人受到精神心理疾病的困扰,其中重性精神疾病大概有2000万人,约为1%。
2017年经济学人智库的《精神健康和社会融入》报告显示,亚太地区的15个国家(包括中国),仍有超过半数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无法获得治疗;精神心理类疾病占据了伤残所致生命损失年总数的 20% 以上;预计至2030年,精神疾病将导致印度和中国的经济缩水110万亿美元。
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可能一般人并不知晓,但是,作为精神卫生工作者,我深知,当代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和精神压力,中国的精神卫生事业任重而道远。
常见精神疾病的现状如何?
以最常见的三种精神疾病为代表,数据显示形势很不乐观:
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结果显示,抑郁症在精神疾病负担中占的比重最大,约为40.5%。
2014年《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》显示,我国自闭症患病率约为1%,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。
2015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显示,全球约有990万例新发痴呆患者将被诊断,几乎每3秒钟就有1例。其中,我国是世界上老年痴呆人数最多的国家。
1、抑郁症
抑郁症患者时常“对任何事物都没兴趣、认为生活毫无价值,最爱玩的游戏、爱吃东西、喜欢的人,都不能带来高兴的心情”;感觉“脑子不转了,总是记不住东西,只想躺在床上”;认为“活着没有任何意义”等。患者有情绪低落、思维迟缓及意志活动减退的典型“三低症状”。
我国有抑郁症患者超过4000万,自1990年至2010年,抑郁症始终是我国第二大疾病负担,预计2030年抑郁症将高居我国疾病负担第一位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,躯体疾病共患抑郁症的人不断增多,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。慢性疾病如心绞痛、关节炎、哮喘、糖尿病甚至癌症等,常常共病抑郁症,而抑郁症又可影响慢性疾病的预后。在患这些疾病的老年人群中,抑郁症的发病率更高,达50%。抑郁症对健康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慢性疾病本身。
但抑郁症可预防、可治疗。抑郁症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、心理治疗等,经过及时、系统治疗后,70%的抑郁症可以治愈。
首次发病的抑郁症患者如果得到完善的治疗,一半以上可不复发。但如果治疗不彻底会增加复发风险。当患者有残留症状没有完全清除,复发风险会比彻底治愈的患者高3倍,复发速度也会快3倍。因此,彻底治疗残留症状是抑郁症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。而且复发次数越多,患者再次发病的风险也就越高。
抑郁症表现多样,需要精神科医生、内科医生、心理咨询师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,形成协作模式,提高诊疗效率。
2、自闭症
自闭症,又称孤独症,是一组发育障碍性疾病,起病于发育早期,一般在三岁之前。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三组核心症状:语言沟通障碍,社会交往障碍,表情贫乏、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等。患儿常常表情缺乏,不期待甚至拒绝亲人的拥抱和爱抚,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。
孤独症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,研究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都与之密切相关,因此父母的健康及良好的成长环境在自闭症的预防中发挥关键作用。
对于孤独症的治疗提倡及早发现、及早干预,干预主要包括康复训练和心理治疗,其目标是为了改善上述核心症状,尽可能多的恢复患儿的社会功能。
3、痴呆
痴呆是以大脑进行性认知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脑病综合征,其中以阿尔茨海默病(AD)最为常见,主要表现为记忆减退、言语及日常生活行动能力下降和视空间障碍等,但也可出现激越、抑郁、昼夜节律紊乱及人格改变等症状。
中国作为世界上老年痴呆患者最多的国家,2040年将达到2200万,是所有发达国家老年痴呆患者数的总和。
目前尚无可治愈痴呆的药物,大多数药物主要是延缓疾病发展,在痴呆的治疗中,心理社会支持治疗、运动康复治疗等发挥重要作用。
4、其他精神疾病
除此之外,精神分裂症、双相情感障碍、药物滥用等也是常见的精神疾病,在这些疾病的急性期患者易出现冲动伤人、自伤等,严重扰乱社会治安。
上一条:世界精神卫生日,你了解多少呢?
下一条:世界精神卫生日该如何应对? |